本事藝術兩周年特展

Solid Art 2nd Anniversary Exhibition

16 February - 26 March 2022
本事藝術自2019年夏季成立至今,扣除歷經疫情的停頓與遷址,為期兩年的時間共舉辦了十一檔展出。本特展逢2022年新春之際推出,展出的作品絕大多數是畫廊在過去展覽中的收藏精選,集結十二組藝術家,包含九組台灣與三位國際藝術家,媒材橫跨繪畫、雕塑、攝影、裝置與錄像。其中有知名於世界、活躍於國內外備受機構與獎項肯定的青壯世代,更有首度於商業畫廊展出的潛力新秀。

透過這十二組國內外藝術家的作品,為我們過往高度議題性、回應社會的策畫型展覽做階段性回顧,包括支持回應空間的限地製作或計畫型創作;尤其鼓勵回應當代社會,且具實驗、突破性質,也揭示了本事藝術對於環境生態、身體與性別、在地歷史的深入關注。

期盼透過此展,忠實反映這個時代,並提出某種混雜現實的切片,那是關乎前瞻思考、另類生活方式,與更包容流動世界觀的種種未竟與可能,更是直面藝術的特權與困境,繼而堅定的支持並持續推廣忠於本質且優質的藝術創作。

菲利普・克雷默
Philipp Kremer

菲利普・克雷默1981年生於德國杜伊斯堡,現居住並工作於柏林。2004年畢業於柏林藝術大學,師承傑奧格・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曾於2013年獲得荷蘭皇家繪畫獎(Royal Dutch Painting Award),2014年獲得蒙德里安基金會藝術家獎助金的支持。
聚會,2014,油彩、畫布,160 x 195 cm

「和更早的作品相比,〈聚會〉系列呈現了更理想化的生活與無政府主義,畫面中的每個人物都是自由、平等且滿足的。 他們全身赤裸、彼此信任,每個人以自己想要的方式與另一個人性交,沒有人主宰,也沒有人被迫。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它們是我創作過最快樂的畫作。」

-菲利普・克雷默

暫息(X),2016,壓克力、紙,42 x 59 cm | 暫息(XI),2016,壓克力、紙,42 x 59 cm

「(關於〈暫息〉系列)我所認知的哭泣是人們放鬆或放棄控制的那一刻,是一種近乎狂喜的狀態。 可能發生的情況是,當你正處於一段困難的時期時,決定停止任何進行中的事情,暫停片刻讓心思自由宣洩,而當你感受到最真實的自己,眼淚就會落下。這是一個顯露出自己某個本然樣貌的時刻。 繪畫也是如此,你無法對自己隱瞞。」

-菲利普・克雷默

伊莉娜.布洛希雷斯
Elina Brotherus

伊莉娜.布洛希雷斯現居住於芬蘭赫爾辛基與法國阿瓦隆。她擁有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大學(今阿爾托大學)的攝影碩士,以及赫爾辛基大學的化學碩士學位,自1997年開始於國際間展出,作品獲得巴黎龐畢度、赫爾辛基Kiasma當代美術館、斯德哥爾摩當代美術館、德國埃森弗柯望博物館(Museum Folkwang)、倫敦沙奇美術館與羅馬國立二十一世紀藝術博物館(MAXXI)等知名機構典藏,重要獲獎包括法國 Carte blanche PMU (2017年)、芬蘭攝影國家獎(2008年)與 the Prix Niépce(2005年)。
本事藝術,2019年「肉體是一頭透明的動物」
10
本事藝術,2022年「本事藝術兩週年特展」

「我想要看見自己的人生,因為這個『我』是我的創作工具,是我的視覺語言符號,所以若它發生任何變化,我希望能看見那樣的改變。」

-伊莉娜.布洛希雷斯

塞巴爾德飯店 4 ,2019,Pigment ink print on museo silver rag paper, mounted on aluminum,90 x 67 cm
工作中的藝術家們 3,2009,Pigment ink print on museo silver rag paper, mounted on aluminum,70 x 88 cm

布洛希雷斯的攝影創作始終在自傳性與藝術史視角之間輪替游移—從聚焦人物與風景,或是探究藝術家與模特兒關係的攝影,到自身經驗的揭示。除了《聖母領報》系列作品,本次的兩周年特展選件更首次展出兩件經典攝影作品:〈工作中的藝術家們 3〉探討了藝術家的注視、觀看的權力關係與自畫像等概念;〈塞巴爾德飯店 4 〉則是藝術家造訪德國作家W. G. Sebald書中描述的場景,在內在與外在風景之間,回溯起家庭、人生與她的藝術創作歷程。

王佩瑄
WANG Pei-Hsuang

王佩瑄擁有美國Cranbrook Academy of Art 藝術創作碩士、美國Macalester College文理學士文憑。曾於台北市立美術館、鳳甲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印尼國家美術館等展出。重要獲獎經歷有2019華宇青年獎評委會特別獎、2016台北美術獎入選、第十九屆台新藝術獎第二季提名;並獲展台灣國際錄像雙年展、雅加達當代陶瓷雙年展、孟加拉亞洲雙年展等。
Wang Pei-Hsuan,When Mountlake Terrace Dreams,Lumber, graphite on paper, polyester resin, fiberglass, rubber, ceramics, glaze, found objects, and other mixed media materials, Dimensions variable ,2020
西雅圖在作夢,2020,木、紙、鉛筆、樹酯、玻璃纖維、橡膠、陶瓷、釉藥、現成物等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照片攝於2019年本事藝術桃園空間)

王佩瑄在雕塑場景中想像自己與台美雙裔侄女Iris的關係。 通過塑造和挪用異國獵奇概念的形體、創建暗示著某種起源神話的Iris (自畫)肖像、並聚集展示一系列類能量器物, 思考常伴隨多種族成長經歷的的迷戀癖和雜質(混種)感,並映照欲成為純正得寵文化混合體的渴望,成為Iris的影子或分身體 doppelgänger。

西雅圖在作夢,2020,木、紙、鉛筆、樹酯、玻璃纖維、橡膠、陶瓷、釉藥、現成物等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
西雅圖在作夢,2020,木、紙、鉛筆、樹酯、玻璃纖維、橡膠、陶瓷、釉藥、現成物等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

「〈西雅圖在作夢〉以裝置來處理親密關係。不採慣常先將親密關係敘事化的手法,而是頗具想像力地以細膩敏銳的方式將親密關係轉化成空間型態。」

—台新獎第十九屆第二季提名觀察人| 王柏偉

許聖泓
SHIU Sheng-Hung

多年來許聖泓將其作品從繪畫擴展到各種媒材闡述他的藝術思想。「消逝」與「時間性」一直是他創作所關注的核心。近年於台北、香港、日本、瑞士巴塞爾等地舉辦個展與聯展。重要獎項與展出包括 TOKYO FRONTLINE (2011)、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美術雙年展 (2012)、高雄獎 (2014)、台北美術獎 (2015)、Art Central、VOLTA 14 (2018)等,並獲得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與韓國OCI 美術館之典藏。
山水,2021,壓克力顏料、油彩、合成色粉、天然色粉(藍鐵礦、矽酸銅、鈷、青金石、綠土)、畫布,180 x 275 cm

許聖泓從繪畫與風景畫的角度及歷史出發,深入地推演色粉礦物的古典與當代應用,以零散破碎的畫面交織共構出對於時間、物質的觀點。新系列「冰川風景」(The Glacial Landscape) 猶如沉積了悠遠圖像的當代人類世風景,層疊著材料蘊含的人與自然、經濟開發、科技發展的關係。相對於遊歷瑞士、冰島的冰川的異國視覺/體感經驗,是許聖泓以熱愛造訪的台灣山林、植物為題材,從台灣的生物地理史的溯源延伸出的認同議題,試圖從多重的線索與時間觀建立更多元包容的視角,定位自身與世界的相互關係。

「深時」展場一隅
「深時」展場一隅

「在許聖泓的繪畫中,他藉著使用多種不同質感與顯色的顏料,以薄塗淡繪的圖層空間內以如發芽技術般的層積處理(stratification),鋪陳別於以往的整體感——一種使色彩與形象在畫面中產生有機組構的空間性,在筆觸塗層的層次與如拼組編輯影像般的圖像之間穿梭的整體感。」

-陳晞

邱承宏
CHIU Chen-Hung

邱承宏1983年生於台灣,2008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近年重要國內外個展於德國貝塔寧藝術中心、巴黎國際西帖藝術村、關渡美術館;指標性聯展包括「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20)、「亞洲藝術雙年展:來自山與海的異人」(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2019)、「小說:雙城計劃」(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19)、「破碎的神聖」(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2017)、台灣美術雙年展「一座島嶼的可能性」(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2016)、「巴黎/柏林/馬德里國際影像藝術節」(法國La Gaîté lyrique數位影像中心)、柏林世界文化之家、西班牙索菲雅皇后美術館、「利物浦雙年展」(利物浦LJMU大樓,2012)、「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展」(曼谷藝術文化中心,曼谷,2012)、「台灣響起-超隱自由」(布達佩斯藝術館,布達佩斯,2010)。2008年獲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年度傑出創作獎首獎,並曾二度獲得台新藝術獎提名 (2014/2015)。
花架,2020,鐵、碳、混凝土、黑大理石、金屬夾具、小花蔓澤蘭,尺寸依場地而定 (照片攝於2020年本事藝術桃園空間)
花架,2020,鐵、碳、混凝土、黑大理石、金屬夾具、小花蔓澤蘭,尺寸依場地而定

在2020年六月本事藝術舉辦的「界外採光 Daylighting」一展中,邱承宏展出全新系列〈採光〉,發想自散落台灣各處的舊時軍事碉堡,將碉堡望出的窗景及植物的影子雕鑿在由混凝土及礦物製成的面板。而在也是首度發表的〈花架〉中,滋長中的活體植物揉合歷史邊緣拖曳出的陰影,重組了另一種感知意識及時間、地點之間的聯繫,亦顯露出藝術家在面對充滿災難及極端變化的時代,藉由作品的形式與空間佈局,重新梳理原本對立的邊界的企圖。

邱承宏,採光03,2020,混凝土、黑大理石、檜木、補土,60x60x3 cm
採光03,2020,混凝土、黑大理石、檜木、補土,60x60x3cm

「《採光》是貼近於受光面的想像,一些封閉的空間、邊緣的材料、厚重的時間,因為光照而看得更清晰。」

-邱承宏

葉竹盛
YEH Chu-Sheng

1946年出生於臺灣高雄,先後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西班牙馬德里最高藝術學院(馬德里大學),現兼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 作品曾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日本上野之森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北京)中國美術館等機構中展出。 作品典藏於國立臺灣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
心情隨筆 10,2012 油彩、畫布,91 × 72.5 cm

「葉竹盛始終強調,繪畫必定與生活相連結。透過對生活中各種表象的觀察,繪畫也能成為記錄各個生活面向的媒介。對他而言,創作的內容乃至於風格,必定與個人的生命哲學相吻合。繪畫必須透過觀察、沉思以及對相關技巧與要素的掌握,以建立一個冗長而複雜的醞釀過程。」

-莊偉慈

葉竹盛_2017_成真 (1)
成真58,2017,油彩、畫布,127 x 101 cm
「2012;2021-葉竹盛個展」展場一隅

「讓繪畫說話,並且讓材質說話,使得藝術創作不再僅是人的獨語,也同時是創作者與物質、與空間、與環境之間的低語。在葉竹盛專注於『此時此地』、與周遭緊密互動的觀察與實踐之中,『繪畫如何說話』、『藝術如何作為思想形式』,這類曾困擾著藝術史家與哲學家的論題,或許也不復是不可解的難題。關於自然與環境的言說、個人的感受與情緒,甚至,繪畫或藝術的未來命運,也許未必需要倚賴太多具體的敘事與論述。當藝術家賦予他手中的創作足夠的信心,關於這些疑問的線索,也可能就存在於作品之上、足以讓詮釋落空的沉默痕跡之中。」

-許楚君

高雅婷
KAO Ya-Ting

高雅婷作品以多條路徑描繪出對於自身信仰和歷史認同的想像地圖,從個人尋找和世代的連結,呈現方式包含平面繪畫、錄相、裝置和聲音。近年繪畫作品使用古典圖像、新聞攝影、家庭相片等多元素材,佐以臨摹做為顯像的手段,定影自身認同的不確定性。個展「信仰的臨摹」(2015)與「桃樂絲墜落」(2013)皆獲台新藝術獎提名。曾獲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Vermont Studio Center)2012亞洲藝術家獎學金,ART TAIPEI 2011新人推薦特區展出機會,並為藝術聚落「空場」的創始成員。
「本事藝術兩週年特展」展場一隅
高雅婷〈河岸〉,油彩畫布,162x97cm,2015
河岸,2015,油彩、畫布,162 x 97 cm

「除了從自身所在位置進行歷史的重組,對自然景色的描寫也是她長期以來關注的創作核心之一,在高雅婷筆下,藉由她高度繽紛甚至帶有人工螢光感的色彩佈局,那些源於自然環境的景色也從現實環境抽離,到她營造的想像空間裡如有機物般恣意生長,這樣的方法幾乎從仍在求學時便開始成為她的個人風格。」

「高雅婷曾處理過的作品媒材包括錄像、裝置與平面繪畫,其中,繪畫作品的數量最多,在幾年前的某次自述中,她曾將「繪畫行為」描述為一種生產狀態下的身體,在這樣的語境裡,繪畫之於創作者身體的關係已不全然是感性的產出或純粹對視覺性的描繪,而是對於創作者身體所處位置與時代觀點的思考。在她的繪畫作品裡,我們可以明確感受到她一直嘗試從自身所見的角度和語言去處理不同時刻與場景的回望,並在描述自然物像的畫面中織入當代色彩、筆觸與閱讀方法。 」

-林怡秀

粼粼,2019,油彩畫布,154x262cm

林怡君
LIN Yi-Chun

1990年生於南投,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創作碩士,目前工作、生活於台灣台北。作品多以組件式空間裝置,再思索文件與物件的可能性,涉略城市生活、記憶形式、心理學、時間政治等主題。近期積極嘗試抽象化議題事件的創作與展覽實驗上。曾入選2015年台北美術獎。近年參與計畫與展演有,流浪的土地公 : 北投社保德宮的神明地誌學(保德宮,2020)、挑戰的時刻:台泰線上交流駐村(鳳甲美術館、Jim Thompson Art Center,2020)、沖繩亞洲國際和平藝術季(南風原文化中心,2020)、洛杉磯十八街藝術駐村(2019)、向同儕學習-台印當代藝術共學計畫(Gudskul, 2019)、《烏蘭巴托媒體藝術節》(MN 17 Gallery,2019)等。為2018年國立台灣美術館數位方舟策展案「薛西弗斯 Ver. 20.18」策展人。
林怡君,燃燒的石頭,2021,硫磺粉、鉛筆繪製於紙張、輕黏土、硫化物現成物(橡膠皮、輪胎、落水皮、發泡線等)、生膠皮、鐵絲、電線、電腦刺繡於毛巾、數位輸出、現場演出、砂、培養土、石膏、筆筒樹皮(拾得物)、高密度海綿、聲音,尺寸依場地而定
燃燒的石頭,2021,硫磺粉、鉛筆繪製於紙張、輕黏土、硫化物現成物(橡膠皮、輪胎、落水皮、發泡線等)、生膠皮、鐵絲、電線、電腦刺繡於毛巾、數位輸出、現場演出、砂、培養土、石膏、筆筒樹皮(拾得物)、高密度海綿、聲音,尺寸依場地而定
林怡君,燃燒的石頭:熱檔案,2021,單頻道影像,6分36秒
燃燒的石頭:熱檔案,2021,單頻道影像,6分36秒(照片攝於2021年本事藝術「煉身史」)

「作品《燃燒的石頭》以北台灣的採硫歷史文本為起點,企圖從現有的與缺失的關於過往的訊息裡,探尋個人身體與集體記憶間的關係,尋找延續傳遞方法、重返看不見得身體記憶。藝術家稱之為「文本健身」—從身體(content)到身體(body),作為中介過去與未來、此方與彼方、真實與虛構的一種認識方法。觀眾得以透過想像縫補來自異地、異時之人的面貌,創造新的觀看經驗、挖掘文本中所缺乏的體驗,最終解放既定歷史觀點與事物觀看的現有狀態。」

-林怡君

燃燒的石頭,2022,單頻道影像,34分13秒

「所謂燃燒的石頭其實指涉的正是硫磺於英文詞彙中的原意,但林怡君卻於此作中巧妙地將人體隱喻為硫磺礦。順著此脈絡,我們亦可發現藝術家的另一組作品《燃燒的石頭》,以遊戲性及生活化的方式來重複闡述同一主題。藝術家於此佈建一座風格獨具的空間,透過將按摩工作室導入到展場的展示之中,藝術家將《禆海紀遊》、《淡新檔案》、《熱蘭遮城日誌》及現代論文集中的文本彼此對照,並嘗試藉此推敲/拼貼出透過不同感官、感知及視角所組構而出的「地圖」。

-高森信男

約瑟芬娜.聶利馬勒卡
Josefina NELIMARKKA

約瑟芬娜 ‧ 聶利馬勒卡是位跨領域藝術家,現居赫爾辛基與倫敦。出生於1982年,畢業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與芬蘭美術學院碩士班。曾參與倫敦SPACE Art + Technology、以及芬蘭SMEAR II的氣候研究站之合作計畫。重要展覽包括2018年於赫爾辛基美術館 (Helsinki Art Museum Gallery) 舉行的個展Kairos 。
歲差 —螢幕保護程式,2021,錄像與聲音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照片攝於2021年本事藝術「深時」)
歲差 —(變換的)棲居,2019,色粉、抗褪色檔案級墨水、紙本,85 x 120 cm

「約瑟芬娜的『畫』並非是將顏料與手工依照個人希望描繪出的畫面,在一個表面上創作。她以當代的各種輸出和造形技術為畫筆,藝術家在參與地質與天文研究的過程中,思考著藝術家之眼與科學家之間的視差,進而轉化到創作中。」

-陳晞

未來的記憶 —地層漫遊, 2019, 數位輸出於玻璃、壓克力、LED燈、數據技術, 25x25x3cm
未來的記憶 —流動之下/之內, 2019, 數位輸出於玻璃、壓克力、LED燈、數據技術, 25x25x3cm
未來的記憶 —回聲湧現, 2019, 數位輸出於玻璃、壓克力、LED燈、數據技術, 25x25x3cm

「相較於多數藝術家對於環境議題的直接探討,聶利馬勒卡以更為曲折卻不失批判力道的取徑切入,以時間、語言與物質提出本體論的問題:我們身邊的環境具備怎樣的屬性?進一步問,人類如何在未曾察覺的當下,感知到與我們共在的環境,從數百萬年前到不可知的未來,正經歷多麼劇烈的變化?」

-許楚君

王怡婷
WANG Yi-Ting

王怡婷畢業於法國馬賽地中海高等藝術與設計學院碩士國家高等造型表現文憑(D.N.S.E.P),曾獲2019臺北美術獎(入選)與2017年「台南新藝獎」。其創作試圖探索自然界一切生命的本質以及自然物與人造物間能量的運行與轉換,將自然媒材作為時間的載體,運用形式轉換成空間畫作(dessin-espace)。
地瓜/紀錄 2019,2019,攝影輸出,40.5 x 57 cm
地瓜限地創作,2019,複合媒材,視空間而定

2019年於本事藝術「食植敘事」展出作品〈地瓜〉,王怡婷以對自然體生長結構的關注與回應,翻轉了「人類一農作物」的主客體關係,溫柔且動人地,交還被馴化植物的自我生命與本該自然的生長姿態。

「〈地瓜〉這件作品對我來說,是將在法國時期創作最根本的初衷帶回台灣,這件作品呈現了我與有機物之間最真實的樣貌。隨著回台這兩年創作的發展,我也一直不斷思索著如何忠於它的原本概念,一起相伴相隨的成長照看。繼〈地瓜/紀錄2019〉以後,我在2020的個展「即興曲」中,將音律的想法賦予在地瓜上,從單一表現到各自型態的組合,成為一小段多重奏的樣貌。」

-王怡婷

Coastlineproject_Untitled,2021,35x45cm,Silkscreen

羅懿君
LO Yi-Chun

羅懿君的創作主要以自然媒材為素材,她長年關注臺灣經濟作物的歷史脈絡,自2013年迄今,陸續採擷香蕉皮、菸草、甘蔗渣為媒材,創作出不同形式的物件與空間裝置。 2012 年獲得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年度亞州藝術家全額獎助,開始在美國、日本、荷蘭進行駐村創作與展覽。 2015 年獲得高雄獎首獎,並受邀於日本青森國際藝術中心(ACAC)、德國慕尼黑 Spielart Festival 展出。2016 年受邀至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駐村,2017 年以「熱帶蒐藏」獲桃源創作獎首獎,近期則是獲得2021年台北美術獎優選獎。
晌禮的禱告者,2018,乾燥香蕉皮與生漆,110 x 110 cm
晌禮的禱告者,2018,乾燥香蕉皮與生漆,110 x 110 cm(局部)

長年關注當代環境、社會與經濟現狀的羅懿君,以日曬香蕉皮為材的「海之味」系列描繪跨海來台的移工肖像,其傾訴著生活甘苦的面容正如這平凡卻滋養的水果,柔軟堅定的抵抗全球化浪潮的衝擊。

羅懿君,地質考掘的極限運動,2021,砂岩、硫磺、頁岩、安山岩、石膏、單頻道錄像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
地質考掘的極限運動,2021,砂岩、硫磺、頁岩、安山岩、石膏、單頻道錄像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

「羅懿君的作品長期以來以菸葉及蔗糖渣等台灣經濟作物作為其創作的主要媒材,致力於探討殖民經濟作物的當代意涵。然而藝術家雖延續同樣的創作媒材,但卻選擇將過去栽種經濟作物所需的大規模勞動延展為當代的體育休閒活動。羅懿君透過此種體力輸出上的差異來暗喻經濟活動的變遷,並藉此製作出《糖蜜、酒精、健身工坊,是什麼使今日的生活變得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健身計畫3〉》。該作品以一種既近似於農作工具、又類似於健身器材的模稜兩可形式,來呈現出人類於經濟活動變遷之後所產生的體能輸出形式的轉換。」

-高森信男

lololol

lololol 是循環的笑聲,0與1構成無盡陰陽變化,同時演示電腦語言的基礎脈動。lololol 時而喜出望外、暗自竊喜、或喜怒不形於色。lololol 悠遊於虛實之間的地平線上,不受限於制定的文化邏輯或角色扮演,時而發出的滄海一聲笑。 由藝術家林亭君和張欣於2013共同發起,作為藝術團體主要關心科技生活中的身體政治,借鏡道家思想相關科技論去重新思考我們所身處的世界秩序。曾入圍第十九屆台新藝術獎。
lololol,修息,2021,4k影片、激勵器,尺寸依場地而定(局部)

「〈修息〉是一個加密的檔案,由各種呼吸聲音累積而成,66種呼吸振動來源包含:地球人、電腦擬音、網路MEME及靈長類動物。2020年疫情開始,人類的活動介面大量轉向於仰賴虛擬世界時,試圖建立一種通用的調息方式,調節網路內外空間的共生關係。」

-lololol

lololol,修息,2021,4K影片、激勵器,尺⼨依場地⽽定 lololol, BreathCultivating, 2021, 4K video, exciter, Dimensions variable
lololol,修息,2021,4k影片、激勵器,尺寸依場地而定

「lololol 的新作〈修息〉創作構思來自於全球疫情時期,呼吸空間受限制的身體感知。作品中匯集了各種數位呼吸檔案,並轉換成編碼與實體顯示器的振動頻率互相交集,希望藉此混合一種通用 的「調息」方式,重新練習呼吸。儘管因為疫情的影響,人們於是投注大量精神時間在虛擬世界裡,但這些數位活動背後都是經過數字加密編碼後眾人的原始情感、欲念、需求、價值、願望與期許。想想,這些人性情感其實正是元宇宙的開端。」

-朱峯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