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最後,轉移的不是疾病,而是愛的增生。」
— 希瑪利.辛格.索恩 (Himali Singh Soin)
2024一整年,世界依舊籠罩著分歧與衝突、戰爭、右派保護主義、極端氣候災害、疾病的當代現實,「引用吧」定錨於帶有義務與禮物意涵的“munus”一詞的古老智慧,延續並深化自2023年開啟的各種圍繞在關照與解殖的概念與實踐,以讀書會與各種聚會的集體方式,試圖探問:「在這個千瘡百孔的世界,我們能透過同在一起,共同生產出什麼樣的當代治癒智慧?」(munus為community的字根)
策展計畫munus 奠基於這些讀書社群收穫的啟發與所面臨的難題,近一步聚焦免疫的角度(munus亦為immunity的字根),踏入模糊與不舒適地帶,包括生命背負的共業、集體的「文化疾病」(cultural dis-ease),以及《善終現代性 》*所指向的,語言無法穿透的灰階、矛盾與半透明的現實,如何造就了團結與療癒的 (不)可能。
munus展覽的上半場奠基於藝術家希瑪利.辛格.索恩 (Himali Singh Soin)的「半透明」(On Translucency) 宣言概念,藝術家在近年的創作從冰、石油、鹽等物質媒介揭示被遺忘之故事與推測另類的未來,在清澈透明與絕對色彩之間,朝向非人類的智慧— 接受無法全知,允許情感的擾動,有條件的坦露/隱藏/吸收資訊,既獨立又相連。在其宣言中,藝術家認為「半透明是以另一種光,觀看這個不定的、多孔滲漏的,在每個事物之間以薄膜相接的世界。」
展覽的主體作品則是進行中的「靜態山域」(Static Range)系列,從冷戰時期的喜馬拉雅山、英國Sellafield核工業園區,至作為美國太平洋核試驗場的馬紹爾群島,在彩虹色的核子流動中,推想著被攔截或失落的訊息。作品以山、原子、鳥、藥草與神祇的視角,穿梭在深層時間、人類的愛與苦痛的歷史、突發與未知的生態災難相遇交疊的多重時間宇宙,撐開限制住我們的單一敘事,與對於國族、安全、穩定等種種現代性依賴,與因此而生的污染、審查等暴力展開親密對話。滲透並傳導其中的符號既是警戒的訊息也是治癒的處方,如同在「肯定」 (Affirmation)一作中,山對原子的訴說:「這封信將許多失語的「他方」相連」。
然而這並不只是一個天真浪漫的對治癒與團結的跨物種讚頌,而更是透過泥濘混濁的末日奇觀的透鏡,感知那極其複雜的現實—「相連」絕不只有美好的,糾纏在一起的還有病毒與瘡疤,我們以為追求與抵抗的遠在線性的兩端,事實上它們都混雜在每一個活著的片刻,甚至彼此仰賴著—解方蘊含在毒性中、神性蘊含在淪喪中,失敗與終結也藏著愛與祝福。
*Vanessa Machado de Oliveira 所著的《善終現代性》一書為策展計畫的重要啟發之一,全名:Hospicing Modernity: Facing Humanity’s Wrong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Activism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