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展覽
藝術家
出版品
藝博會
線上展廳
關於我們
EN
最新消息
展覽
藝術家
出版品
藝博會
線上展廳
關於我們
EN
Viewing room
like a luminous animal
肉體是一頭透明的動物
身體作為各種情感、慾望、生理徵象的載體,亦是自我意識、身分認同的顯示介面,與不斷回應外力、連結群體經驗的活板塊。每個呼吸著的肉體都是一個自我與世界隔離或關聯的閥口—向內,難以透過細胞吸收或代謝的愛慾、孤獨、失落,蟄伏在暗紅色的潮間帶; 向外,則親密或衝突地接觸、找尋、抵抗、翻越。人類動物如何能在這層皮囊間穿梭自如?如何能感同身受?如何能突破牢籠而自由?最終,如何能離開自己的身體?
本展係由兩位女性策展人在邁入30歲中段青壯年轉換之際,在個人身份與社會期待上的不適感與危機感之相通感受出發,藉由分享參照彼此生命經驗與困局,所得出的差異與共鳴,由此折射出當前無論在個體深層靈魂與集體生存處境之下,一種細微卻直刺入心的普世現實。
展出作品或富含內省性、直覺、感受與洞察力,或與藝術家的切身處境有某種親密的關聯,這些透明而真實的起伏輪廓猶如一長串的門、夢和詩,串接起在內外之間不斷牽連摩擦、無盡往復的深刻軌跡。期望藉此次展陳,作為與自身及其他生命個體相遇、彌合的契機,並為當前普遍削弱作者性的藝術體制提出另類思辨,藉此肯定各種情感、覺受、抽象的「內在知識(inner knowledge)」,與學術知識的主流價值對照。
安娜・瑪麗亞・邁奧利諾
Anna Maria Maiolino
安娜・瑪麗亞・邁奧利諾是巴西今日最具指標性的藝術家之一。1942年出生於義大利,其創作體現了深具創造力與破壞性過程的強大能量。創作媒材與領域多元—橫跨繪畫、版畫、詩、影像、表演、裝置與雕塑—邁奧利諾不間斷的探索自我與主體性的概念。
透過碎片與抽象化,邁奧利諾的作品富含隱喻,直指向語言、性別、慾望與潛意識的探問。藝術家自戰後的南義遷徙至政治動盪的南美洲,以及從義大利文至葡萄牙語的表達轉換,觸發其對身分認同的極度關注。她透過藝術實踐從極端卻彼此互補的領域中,將裡與外、自我與他者之間二分法消融、精煉出對話的空間,其藝術的本質,便是在日常人類存在中找尋共通境界之新語言。
受到軍閥獨裁的政治情勢影響,邁奧利諾在1960年代的早期創作中連結了包括新具象(New Figuration) 與新客觀 (New Objectivity)等在巴西藝術史上極重要的運動。邁奧利諾在此時期參與了藝術物件—以及藝術機構與藝術家—的激進重組過程,其與Lygia Pape, Lygia Clark與 Hélio Oiticica等藝術家參與1967年的「新巴西客觀主義」(New Brazilian Objectivity)展覽,象徵了過往構成主義傳統的終結,建立了巴西藝術生產的嶄新里程。
「對於1960年代的創作者而言,食人的概念再現觸發了關於本能、強烈感受的概念,也強化了對於身體、參與與表演的關注。但對於邁奧利諾來說,食人還有另一層更個人的意義,亦即作為一個詩意的工具展開個人對於歸屬感的追求。 儘管「內-外(食人)」對於言論審查有顯而易見的指涉,這件作品亦可被理解為對文化流離失所的一種回應,也暗喻著溝通表達上的侷限。」
-Michael Asbury,
Anna Maria Maiolino Articulations and Translations of and in Anthropophagy
「我嘗試用新的媒材來提升某種政治時刻的張力,並且以此來思考;面對軍事獨裁,以及鎮壓讓人們無法過著豐足的生活現狀,如何能透過具詩意的自由行動,找尋抵抗的力量。在那個特定的時期,我使用了自己的身體來創作,這不只是個隱喻,而是真相,存在於現實世界中的真相。 因為在壓迫和折磨之下,所有的身體都成了陷入苦痛中的一個集合體。」
-安娜・瑪麗亞・邁奧利諾
Anna Maria Maiolino 安娜・瑪麗亞・邁奧利諾
In-Out (Antropofagia) 內-外 (食人)
1973-1974
Colour Super 8 film, transferred to video in 2000
Edition 5/5 + 2 AP
Duration: 8’14” (18 frames per second)
Inquire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Hauser & Wirth © Anna Maria Maiolino
倪灝
Hao Ni
倪灝1989年生於台灣新竹,在美國取得芝加哥藝術學院藝術學士(2011)與羅德島設計學院雕塑類碩士學位(2014),現居住且工作於紐約。倪灝最初接受了許多成為雕塑藝術家的訓練,也因此他的作品通常結合了雕塑、裝置、錄像、聲音、平面攝影、表演藝術等各種藝術形式;其作品同時也探索著不斷變化的動力系統和結構,這些系統和結構控制著世界以及我們在其中的日常存在。
「鐵絲網和刀片刺繩這兩項媒材引起了我的興趣,特別是對於它們發展的歷史。這是一個非常暴力的發明,起初是為了限制動物行動而設計的,而後卻被用來控制、束縛人類自己,如同我們從各種集中營和難民營的照片中所理解的一樣。這些是最便宜也最有效的限制移動的工具,這存在的現實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近期一直在關注各種身體移動、運動,以及這個加速度的世界,而人類為了追求更極致的速度,持續不斷地發展各種技術。」
-倪灝
Hao Ni 倪灝
Barrier VI
2020
Razor wire, Textiles
140x95cm
Inquire
Hao Ni 倪灝
Small barrier III
2020
Razor wire, Textiles
86×60cm
Inquire
Hao Ni 倪灝
Brace
2020
Barbed wire, Slag
Dimensions variable
Inquire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T293
菲利普・克雷默
Philipp Kremer
菲利普・克雷默1981年生於德國杜伊斯堡,現居住並工作於柏林。2004年畢業於柏林藝術大學,師承傑奧格・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
菲利普・克雷默的繪畫在主題與形式上都充滿衝突性,而這兩者間的交互作用則帶來了視覺上的豐富效果。他在形式表現上經常顯得與敘事性的元素對立,例如以看似隨機的顏色描繪烏托邦的社群,以單色系的抽象繪畫表述狂歡縱慾的主題;抑或是以輕快塗寫的筆觸襯托出受到殘酷壓迫的人體。克雷默的作品叩問著表現的倫理,無論是藉由藝術體現人類的苦痛,或是對一個團結的社會群體的應許。
「和更早的作品相比,〈聚會〉系列呈現了更理想化的生活與無政府主義,畫面中的每個人物都是自由、平等且滿足的。 他們全身赤裸、彼此信任,每個人以自己想要的方式與另一個人性交,沒有人主宰,也沒有人被迫。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它們是我創作過最快樂的畫作。」
-菲利普・克雷默
「(關於〈暫息〉系列)我所認知的哭泣是人們放鬆或放棄控制的那一刻,是一種近乎狂喜的狀態。 可能發生的情況是,當你正處於一段困難的時期時,決定停止任何進行中的事情,暫停片刻讓心思自由宣洩,而當你感受到最真實的自己,眼淚就會落下。這是一個顯露出自己某個本然樣貌的時刻。 繪畫也是如此,你無法對自己隱瞞。」
-菲利普・克雷默
Philipp Kremer 菲利普・克雷默
Gathering 聚會
2014
Oil on canvas
160x195cm
Inquire
Philipp Kremer 菲利普・克雷默
Couple(IV) 伴侶(IV)
2015
Oil on canvas
120x150cm
Inquire
Philipp Kremer 菲利普・克雷默
Pause(X) 暫息(X)
2016
Acrylic on paper
42x59cm
Inquire
喬舒亞・萊波維茲
Joshua Liebowitz
喬舒亞・萊波維茲1980年生於美國新澤西州,現居住並工作於紐約。在成為藝術家之前,他主要從事音樂與表演工作。
為了洞察政治、科技與經濟循環交會出的生存情境,萊波維茲的創作計畫展開於一系列關乎紀錄、社會參與、科幻、幻想與理論等不同研究旨趣與材質操作,並藉由攝影及其衍伸媒介、裝置、文字與表演的形式展現。其中,他最感興趣的是敘事所具有協助人們在世界中定位自我的韌性,與其本質夾帶的意義曖昧,造成溝通、信任、意義與真相不一致的經驗衝突悖論 。
「我意識到在缺乏具有國格領導者狀態下的群眾不滿,也承認自己安處於城市回聲室群體中,成為了形塑社會對立的其中一員;有鑑於此,我開始去認識街頭的示威者、嘗試取得他們的信任,並商借他們抗爭時會穿上的戰服。」
-喬舒亞・萊波維茲
Joshua Liebowitz 喬舒亞・萊波維茲
Mediations, or the End of Cosplay (Meme Magician)
調解術,或角色扮演的終結:迷因魔術師
2019-2020
Inkjet prints on Wallpaper
200x150cm
Inquire
Joshua Liebowitz 喬舒亞・萊波維茲
Mediations, or the End of Cosplay (The Fragmented Self)
調解術,或角色扮演的終結:破碎的自我
2019-2020
Inkjet prints on Wallpaper
200x150cm
Inquire
Joshua Liebowitz 喬舒亞・萊波維茲
Mediations, or the End of Cosplay (Based Spartan)
調解術,或角色扮演的終結:斯巴達戰士
2019-2020
Inkjet prints on Wallpaper
200x150cm
Inquire
石澤英子
Eiko Ishizawa
石澤英子1981年生於日本奈良,自2000年後便一直居住且工作於阿姆斯特丹。其先後畢業於荷蘭皇家藝術學院(2005)和阿姆斯特丹桑伯格學院(2008)。藝術家的童年記憶充滿著祠堂禪寺的僧侶訴說的許多故事,加上多年來修練合氣道的影響,其創作時常關注在「無形世界」和「有形世界」之間的關係,以及觀看的方式的本質所在:世界是種變形體,事物互相地交會與融合,也因此得以被解放,而非靜止的、絕對的。藝術家試圖在各種劃分與定義的分水嶺之間,找尋美的意義的自有假說,並在處理創作上的材質之際,與自由與自我的本質交會。
「此次的展出和我一直思索「美」的意義有關,這也關乎於創作當下時刻的自由與遊戲性。因此,不論是創作平面或立體的拼貼作品,都能讓我探索將各種偶然與直覺組合起來,以及讓不同材質、色彩與意義交會的可能性。」
—石澤英子
Eiko Ishizawa 石澤英子
A woman who is thinking of Centaurus who gave her flowers 思念獻花半人馬的女子
2020
Wood, Textile, Paint
97x30x150cm
Inquire
「在雕塑的創作上,我希望探索繪畫和雕塑之間的分水嶺,以及圖像如何與媒材的觸知性和抽象的形式共存。」
—石澤英子
Eiko Ishizawa 石澤英子
A Thing Make You Run 讓你狂奔的東西
2020
Paint, Paper
50.8×40.6cm
Inquire
Eiko Ishizawa 石澤英子
Armor of Mine 我的盔甲
2020
Wood, Textile, Paint, Aluminum
85x70cm
Inquire
伊莉娜.布洛希雷斯
Elina Brotherus
伊莉娜.布洛希雷斯的創作以攝影及動態影像為主,其創作始終在自傳性與藝術史視角之間輪替游移—從聚焦人物與風景,或是探究藝術家與模特兒關係的攝影,到以自身經驗為題的「聖母領報」(Annonciation) 與「去他的活在當下」 (Carpe Fucking Diem) 系列。而布洛希雷斯近期的創作,則再度回望1950-70年代的激浪派 (Fluxus) 以表演藝術為導向的事件樂譜及其他的指示文字。
伊莉娜.布洛希雷斯目前居住於芬蘭赫爾辛基與法國阿瓦隆。她擁有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大學 (今阿爾托大學)的攝影碩士,以及赫爾辛基大學的化學碩士學位,作品自1997年開始於世界各地展出。
「〈聖母領報〉系列完美地呈現了布洛希雷斯作品的兩個層面:內省自我的能力以及外在扮演的張力。從這些作品裡頭,我們得以從最親密的角度去看待她,作為一個無法生育之人,布洛希雷斯在此展現了拿捏地恰到好處的真實。與此同時,她將自己(一種自我扮演)作為這個故事當中被看待的主體,這不僅是在研究她的身體與攝影作品中其他元素的關係,還包含了與攝影史、繪畫史的連結。『聖母領報』原是宗教藝術的基本主題,具有濃厚的內涵,布洛希雷斯將此轉為貫穿其作品的主題,通過這樣的表現形式,伊莉娜・布洛希雷斯以一種哀悼的日記形式向我們講述了她一生中最艱難的歲月。 在宗教信仰的議題之外,藝術家透過扮演來自我揭露,卻也同時保留了最深層的自我。」
-Gilles Mora
「我想要看見自己的人生,因為這個『我』是我的創作工具,是我的視覺語言符號,所以若它發生任何變化,我希望能看見那樣的改變。」
-伊莉娜.布洛希雷斯
Elina Brotherus 伊莉娜.布洛希雷斯
Annonciation 聖母領報
2009
igment print after 6 x 7 cm negative, mounted on aluminium, framed
49 x 60, 8 cm/52,3 x 64 x 3 cm(含框)
Inquire
Elina Brotherus 伊莉娜.布洛希雷斯
Annonciation 8, Avallon 12.04.2011聖母領報 8, Avallon 12.04.2011
2011
Pigment print from digital original, mounted on aluminium, framed
29,4 x 38,7 cm/ 31,7 x 40,8 x 3 cm (含框)
Inquire
Elina Brotherus 伊莉娜.布洛希雷斯
Annonciation 21, New York 11.07.2012, part 2 聖母領報 21, 紐約11.07.2012, part 2
2012
Pigment print after 6 x 7 cm negative, mounted on aluminium, framed
29,5 x 35 cm /31,7 x 37,2 x 3 cm(含框)
Inquire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gb agency
布蕾達・貝班
Breda Beban
布蕾達.貝班身兼藝術家、電影工作者、策展人和製作人。當代主體性和情感等概念,雖然在地理、政治和愛等大框架下變得微不足道,卻是她著重探討的主題。其錄像與攝影作品被視作親密、脆弱與真實的獨特表現。
貝班於1952年在前南斯拉夫的諾維薩德市出生,先後在馬其頓和克羅埃西亞度過童年。她曾在札格瑞布的藝術學院研習繪畫。貝班以畫家和表演者的身分展開藝術生涯,自從她在80年代和人生伴侶兼合作夥伴沃耶.霍伐奇(Hrvoje Horvatić)相遇後,便也從事電影、錄像和攝影創作。1991年前南斯拉夫戰爭爆發後,兩人決定一起流亡。他們四處漂泊,最後落腳倫敦,直到1997年霍伐奇不幸過世前,都還持續共同創作。貝班除獨立創作外,有時也和其他藝術家或電影工作者合作,其作品曾在歐洲和美國各大美術館及當代藝廊展出。
貝班曾住過倫敦和雪菲爾,並擔任雪菲爾哈倫大學的媒體藝術教授。她在2012年過世,身後留下許多未完成的創作計畫。
「貝班的作品總是向我們的內在經驗深掘—痛苦、欲望、失去,以及最本能的喜悅與愛。創作者總是害怕在創作中提到這些私密情感而顯得自己太過天真善感,但貝班勇敢地釋放出來。 聽聞貝班在六十歲生日之前就因久病離世,很難不想起她的五頻道錄像作品〈我的輓歌〉(2010),她邀請好友選一首他們的人生告別之歌,將他們聆聽歌曲、想像自己在世界缺席的模樣拍攝下來。貝班說,每當她想觸動人心但又不讓人心碎的時候,音樂是最好的方法。」
-Maria Walsh,
ART MONTHLY No. 357
「我以為我們的基因都已經生來注定,但後來又成為不斷變動的生命體。愛是唯一讓活著值得的事。」
-布蕾達.貝班
Breda Beban 布蕾達.貝班
My Funeral Song 01 Ana 我的輓歌01 Ana
2010
5 channel video (color, sound)
Duration: 3’45” – 7’00”
Inquire
Courtesy the Artist’s Estate and Kalfayan Galleries, Athens-Thessaloniki
e-catalogue